論鮀說鱷(2)——韓愈祭鱷

發表時間:2014-03-14 13:58

上文提到“鮀”指的是鱷魚,那么鱷魚與潮汕地區究竟有什么淵源與糾葛呢?
韓江,在古代因瘴霧毒惡,灘險連環,故稱為“惡溪”。惡溪之名甚古,唐初御史殷堯藩《寄張明府》(潮州剌史張元素)詩中就有“春草正萋萋,知君道惡溪”之句。惡溪在古代文人筆下,顯得十分可怕,如“風雨瘴昏蠻日月,煙波魂斷惡溪時”、“惡溪毒瘴聚,雷電常洶洶”……

但是,更可怕的是,惡溪存在著一種“大于船,牙眼怖殺儂”的鱷魚,它兇悍殘暴,食“民畜熊豕鹿獐”,致使“產將盡,以是民貧”。為了生存,有識之士務必引導出一條活路來,于是,在韓江歷史的風云中,出現了一次可歌可泣的驅鱷大行動。
據說韓愈當年到潮州后,深知民之疾苦:“皆口惡溪有鱷魚食民物產,民是以窮?!庇H自去觀察后,寫了一篇《祭鱷魚文》,并叫他的部屬秦濟殺了一豬一羊,到北堤中段鱷魚經常出現的地方,點上香燭,宣讀祭文,限期叫鱷魚徙歸大海。

當時,潮人傾城而出,人山人海,鴉雀無聲。只聽韓愈嚴厲宣布:“鱷魚!鱷魚!韓愈奉天子命到這里來做刺史,為的是保上庇民。你們卻在此禍害百姓。如今姑念你們無知,不加懲處,限你們在三天之內,帶同族類出海,三天不走就五天走,五天不走就七天走,七天不走,便要嚴懲不貸?!?/span>

宣畢將祭文焚化連同獵羊投入溪中,拜祭鱷魚。

相傳,當日拜祭了鱷魚,晚上惡溪驟起暴風雨,雷鳴電閃。數日后,溪水盡退,鱷魚不得不遷徙去大海。宋以后,潮人崇祀韓愈,便把秋風送帆的特有景色“鱷渡秋風’作為潮州八景之一。

韓文公祠


現在潮州還可見到很多紀念韓愈的建筑
今在古渡口堤上建有祭鱷亭,整座亭用花崗巖石建造,雙層四柱,回廊欄桿,端莊且典雅。亭內設祭鱷臺,題書“鱷渡秋風”、“祭鱷臺”匾額。其中一聯日:“佛骨滴來嶺?;囟鲋?;鱷魚徙去江河自此澄清”。另一柱聯為:“溪石何嘗惡;江山喜姓韓”。亭中有一條栩栩如生的石鱷魚,脊背上堅載大石碑,正面刻韓愈《祭鱷魚文》全文,背面刻(鱷渡亭碑記》。

祭鱷臺成為潮州八景之一——鱷渡秋風

那么,韓愈祭鱷之后,潮汕大地就真的沒有鱷魚了嗎?欲知潮汕人民的治鱷故事


分享到: